close

  十年間為政府財政“省錢”數十億,解決“大班制”歷史難題
  羊城晚報記者 王漫琪
  2013年,廣東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在校學生達542萬人,占全國的1/7,規模居全國第一。然而權威部門與教育專家指出,廣東省的民辦教育發展依然面臨“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困境。
  但在普寧,有一支民營教育資本力量“異軍突起”,使當地教育格局呈現“民校強盛”之勢。過去的十多年裡,民校不僅為當地節省了數十億元的教育投入,更創造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普寧民校現象”。
  現象:
  6萬學生就讀民校
  普寧的民辦教育在1997年前後開始萌芽。
  當時的普寧,教育資源十分短缺,“大班制”很流行。流沙二小曾經堪稱“全國最大的小學”,全校7000多個學生,一個班的學生最多時超過120人。為了爭一個學位,家長甚至整夜守在學校。
  在公立教育投入短缺之際,民辦教育應運而生。
  據統計,截至2014年初,普寧全市的民辦學校共有20所,普寧今年約有近6萬名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
  一份教育部門出具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普寧中考,成績前3000名的考生中,有2800名來自民校;10名高考尖子生,8人來自普寧民辦學校,前三名均為民校學生。
  貢獻:
  名校也“大排檔”收費
  普寧民辦學校的運營者們態度幾乎一致:普寧民辦教育要打造大眾化的精英教育。
  普寧華美實驗學校校長詹創豐說,該校除了統一征收幾個學期的學費之外,其他雜費則採用“大排檔”式的可選收費:校車接送費、午餐費、夜自修費等,都由學生根據需求自主選擇。
  除此之外,一些實力雄厚的民辦學校還對貧困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實行減免或全免學費的優惠。如在華美教育的1.8萬學生里,便有近2000名學生的學費全免。
  有一組數據是近年來讓普寧民辦教育人士最引以為傲的:據統計,十餘年裡,普寧的民辦教育發展為當地政府節省校舍等教育設施投入近25億元;如果再算上教師工資,還為政府多節省了30多億的財政支出。
  效應:
  做好經濟發展的後勤
  不少當地人都說,普寧有三大“產業鏈”,藥材、服裝和民辦教育。
  民校這條“產業鏈”,從某種程度上看,已成為普寧商貿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首先,擔當了“保姆”的角色。普寧是商貿名城,經濟活動十分活躍,許多本地人忙於生意,無暇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把孩子交給學校後,就能安心地去做生意了。
  其次,留住了人才與資本。本地有了好的教育環境和創業環境,普寧人不再需要由於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選擇遠赴廣深等珠三角城市發展。
  第三,穩控房價。華美教育集團創始人陳奕生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一個普寧人如果去深圳做生意或工作,通常會把孩子也帶到那邊去讀書,一家人可能就需要在深圳買套房子安家,這間接地推高了當地房價;而在普寧讀書,就算住在郊區,孩子每天上學放學都有校車接送,不需要在市區買房子,如此不正穩控了房價?”編輯: 鄔嘉宏  (原標題:普寧民資“強勢”建民校 “普惠”學子進名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p96xpqgm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